华中科大校长丁烈云:大学办出特色才有竞争优势
丁烈云
■本报记者 韩琨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准备了两份提案,一份与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公共安全话题有关,另一份则与他高校管理者的身份密切相关,是高校办学的特色问题。
在丁烈云看来,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在规模而在特色。国家部署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优势。因此,他在提案中明确建议:“完善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办出特色。”
两会期间,丁烈云接受了《中国科学报》记者的专访,谈起他期待的、高校应该做、已有尝试和即将着力推行的种种举措,分享他作为一位高校管理者的深切思考。
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全面集“优”
高校办学,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熟悉华中科大的人大概都听说过一种“学在华工”的说法,现在叫“学在华中科技大学”,那么,这里的“学”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在我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学校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学生配置。”丁烈云回答道。而这里的“优”则有着丰富的内涵。
“首先,人才培养的定位要优。”丁烈云解释道,“我们提供的教育是英才教育。培养英才就是华中科大的人才培养定位。”
其次,培养方案要优。有了英才教育的定位,还必须通过培养方案来体现。他强调,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不同,“培养方案不仅管第一课堂,也要管第二课堂;不仅管知识传授,也要管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紧接着,就是培养模式的“优”。教育者必须思考,用怎样的模式实现培养方案。丁烈云向记者介绍,关于英才的培养模式,华中科大已经在进行大量的探索,比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理科人才的珠峰计划(理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我们还有启明学院,从事体验式创新活动的教学。”他补充道。
2015年10月,华中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签约联合创办了“贝时璋菁英班”,探索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丁烈云透露,“贝时璋菁英班”仅选拔了20名学生进行拔尖培养,使得本科生有机会与院士零距离接触,个性化地接受辅导。“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本校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吸纳和利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他说。
“另外,对于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也要利用,比如华中科大的工程科学专业,该专业完全与国际接轨,通过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为华中科大培养人才。”丁烈云还透露,该专业的学生均有机会在国外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交流学习,游学活动由学校出资支持。
在丁烈云看来,第四个“优”则体现在课程体系方面。他说,目前我国关于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存在一些讨论乃至争论,而在他看来,无论是哪种模式,只要有可取之处都应当在实践中借鉴学习。“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广度,也要注意知识的深度,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行业或者什么领域,都能终身受益。”
“当然,这些优质资源和计划最终需要落实,就必须强调课堂教学质量的优,这是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丁烈云说。
解释了人才培养中5个不同层面的“优”之后,作为高校管理者的他向记者补充道,学校对学生支持和服务工作也要创“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环境保障。“这是必须的。”丁烈云强调。
科研成果转化:突破限制的试点
除育人外,科研是高校的另一重大职能。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为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明确了任务路径,其中,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成为五项建设任务之一。
从专利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屡创新高,但专利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却依然未见明显好转。因此,诸多关心高校发展的专家认为,专利成果转化率如何提高,是接下来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问题。丁烈云乐观地告诉记者:“目前,阻碍专利成果转化的一些因素已经大有改善。”
他解释道,一直以来,阻碍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审批程序较长,耗时久;二在于激励因素,主要指最后的成果比例分成问题,科研人员个人与学校集体占比谁大谁小。
“当专利成果价值达到一定数额的时候,审批手续非常复杂,需要上报到学校、教育部,再到财政部。”丁烈云说,“好在,如今这两点都有了突破。”
作为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试点,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有了专利成果转化项目的审批权,“在比例方面,是个人拿大头还是单位占大头,由学校自己来定。”丁烈云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的一些实践,就2015年转移的成果,其中既有单个项目也包括一系列专利,乃至若干超过1000万元价值成果转移的项目,都由华中科技大学自行审批。
“对于那些分成上科研人员个人占比多的项目,需要工会或者教代会投票通过。”他补充道,“当然,这不是全体职工大会,而是常设的委员会。这样的程序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在项目审批方面的效率。”
关于科研成果,丁烈云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它们就好像夏天的冰棍一样,放着不吃会化掉,放久了会过时,必须及时转化。”在他看来,高校应当努力发挥优势,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对接,科技与人类健康的对接以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对接。
当然,高校在自身“修炼”的同时,还要主动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实现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丁烈云特别提到了武汉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称这是应当充分利用的优良环境。
“以往在科技园办产业模式,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很难得到社会上企业的支持,高校不得不通过直接办企业来实现产业化。而现在投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各种各样的风投很多,可以利用社会资本,或与企业对接,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丁烈云说。
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