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当选议员,因反蒋介石独裁统治被迫“流亡海外”
1941年,徐照雄出生在日据时期台南县城的一个富裕家庭。原籍厦门同安县,祖上随郑成功来到台湾。
徐照雄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从书里看到西式民主、自由。从那时起,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成了这个年轻人内心的一种追求。
然而,徐照雄的年轻时代正赶上蒋介石集团在台湾的反动统治时期。
蒋介石集团长期的独裁统治和高压政策,让台湾民众内心出现反抗意识。那一时期的民间,尤其是中南部台湾出现活跃的“党外运动”。
高中毕业后,徐照雄便应征参加到国民党军队服兵役,退役后积极参加“党外运动”。23岁那一年,他以党外人士身份投入台南县议员选举,最终以党外人员身份高票当选台南县议员。在台南乃至整个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徐照雄的当选极大地鼓舞了“党外运动”士气,这也引起蒋介石当局高度关注和警惕。
加上他因为不满当时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和国民党官僚系统的腐败,刚刚当选议会议员的徐照雄在问政风格上与当时腐败官僚体系格格不入。尤其是他直接参与对地方水利、公路、桥梁建设工程领域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的揭露,让他很快成为国民党当局和利益集团要扳倒的地方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不久针对他的迫害开始上演,罪名是他参与“台独”活动。
在“内部人士”提前提醒下,徐照雄于1970年匆匆离开台湾去了美国。那一年他也上了台当局危险分子“黑名单”,这意味着,他将被列为不得返台人员。
因痛恨国民党而追随陈水扁、李登辉,走上“台独”路
到美国后,徐照雄先是到加州大学攻读学士学位,毕业后又入美国PCU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回不了台湾的徐照雄,硕士毕业后只能留在美国发展。从最先的打工,到后来搞小型房地产开发,之后又从事酒店业。但无论怎么忙,他对政治的关注度并没有因为“流亡”而降低,他时刻关注台湾岛内情势。
不能回台湾,年轻的徐照雄曾把目光转向祖国大陆。尽管自己和大陆从来没有交集,但在他心里,从小读的教科书里,大陆就是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在友人安排下,1974年,徐照雄带着某种说不清的期待从美国来到祖国大陆,但很快又返回了美国。徐照雄说,当时大陆“文革”正处在如火如荼的阶段,到处都乱哄哄的,他不知道在大陆能干些什么。
随着台湾当局解除党禁、报禁,引入西方制度,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当局宣布废除实行了38年的“戒严令”。1990年,台湾有关部门也废除了那份被禁止返台的“黑名单”。当年徐照雄处理了美国生意,带着家眷返回了阔别20年的家乡台南县。
回到台湾的徐照雄,一想到因国民党迫害而背井离乡20年,对国民党的那种恨在内心燃起,加上民进党一些人不断做工作,1993年徐照雄加入民进党阵营。
一入民进党,徐照雄便出钱、出力,甚至喊出“要推动台湾独立”。在徐照雄看来,当时台湾反攻大陆已经不可能,而台湾经济发展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首,GDP占到整个大陆GDP的40%左右。“既然不可能统一大陆,台湾和大陆之间,又是谁也管不到谁,那就干脆独立好了。”此时的徐照雄立场已经“绿化”,追求“台独”成了他的理想目标。
因为有过议员经历,徐照雄懂得,民进党要实现“台独”,就一定要进入“立法院”、议会、各个公权力机关。但因为民进党是诞生于草根阶层的政党,在各地基本缺乏组织机构,更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而台湾选战打的就是“组织战”和“资金战”。为了全力支持民进党,徐照雄自己出钱,筹备成立民进党首个在台南县最大的基层党部——永康市党部,该党部在当时民进党还没壮大的情况下,居然拥有党员1000多人。
徐照雄有打选战的经验,为了推动“台独”,他在台南县永康党部4年主委任内,将自己政治经验,用在对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立委”和县长改选、县议员和市长改选的辅选过程中。2000年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时,他为陈水扁辅选,结果陈水扁仅在永康地区就取得5万多张选票,成为全台最大地区性票仓。除了陈水扁外,徐照雄还先后辅选了民进党提名“立委”,让一大批“台独”分子进入台湾公权力机关。
可以说,徐照雄在培养和助力“台独”势力发展上曾不遗余力。
(责任编辑:中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