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院于1992年9月,由原航海系(1953年成立)、电子工程系(1962年成立)和航政系(1989年成立)合并而成。
<<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航海技术、海事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和海上交通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多方式的办学体系。
1992年航海技术专业被列为交通部“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专业,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性专业,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重点学科的重新评估,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批国家级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2011年被列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航海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及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以航海类专业为主的“海运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自定)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获批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院下设航海、船艺、货运、航海仪器、船舶安全管理、通信、航海英语、航海气象与地理信息、海事管理等教研室。航海实验实践教学中心下设航海、船艺、航海仪器、积载计算机、GMDSS通信等实验室。学院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7个校级研究中心,2个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98人,持有船长、大副等适任证书的专任教师50人。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10人,形成了以国内外航海界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大、学术造诣深的教授为带头人,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多支学术梯队。
<< 科研情况
学院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主要研究方向是交通系统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系统、交通运输先进控制理论及技术、船舶货运技术、船舶驾驶自动化、船舶操纵及航行环境综合评价等。近10年来,学院累计完成科研项目近两千项,到款额近7亿元,其中2013年突破1亿元。同时,学院还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运输部及部属单位的科研项目,众多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业界的广泛好评。2007年,赵德鹏教授主持的“电子海图及其应用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金一丞教授主持的“多本船功能完备的航海模拟系统及其开发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李颖教授主持的“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我国航海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交流合作
作为国家高级航运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院与世界海事大学、麻省海运学院等世界知名海事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先后选派4名优秀教师(船长)参与亚丁湾护航,被誉为“亚丁湾上好园丁”。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访问和进修,多人成为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主要成员及国际海事组织的专家顾问。
航海学院
2018年3月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